今天是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,欢迎光临本站 

学习心理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春天犯困原因及缓解方法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/4/6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

  春天容易犯困的现象,通常被称为“春困”,其背后涉及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。以下是主要原因的科学解释:

  1. 生物钟与光照变化

  昼夜节律调整:春季白天逐渐变长,光照时间增加,人体需要适应新的昼夜节律。褪黑素(调节睡眠的激素)的分泌受光照影响,调整过程中可能导致暂时性睡眠紊乱或白天疲倦。

  “冬眠”惯性:冬季光照少、活动量低,身体可能处于代谢较缓的状态,春季突然活跃时,身体需要时间重新适应。

  2. 气温与血液循环变化

  血管扩张:气温升高会使体表血管扩张,更多血液流向皮肤和四肢,导致大脑供血相对减少,引发困倦。

  代谢率波动:人体从冬季的低代谢状态转向春季的活跃状态时,能量消耗增加,若调整不及时,可能产生疲劳感。

  3. 湿度与氧气供应

  气压降低:春季湿度升高、气压较低,空气中含氧量减少,可能导致大脑供氧不足,使人感到昏沉。

  室内外温差:忽冷忽热的天气可能影响体温调节系统,增加身体负担。

  4. 饮食与营养因素

  维生素B族缺乏:春季新鲜蔬果尚未大量上市,若饮食不均衡(如维生素B摄入不足),可能影响能量代谢。

  高碳水摄入:天气转暖后,冷饮、甜食摄入增加,血糖波动易引发困倦。

  5. 过敏与免疫反应

  花粉过敏:春季花粉浓度高,过敏反应会释放组胺等物质,可能引起疲劳、鼻塞等症状,间接导致困倦。

  免疫系统活跃:身体对抗过敏原或病原体时,免疫反应消耗能量,可能加重疲倦感。

  6. 心理与行为因素

  季节性情绪波动:部分人对季节变化敏感,可能出现短暂的情绪低落或动力不足。

  运动量突增:春季户外活动增加,若突然加大运动量而未循序渐进,可能因肌肉疲劳影响精神状态。

  如何缓解春困?

  规律作息:固定起床和睡眠时间,避免熬夜。

  适度运动:如散步、瑜伽,促进血液循环。

  均衡饮食: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物(如绿叶菜、坚果),减少精制糖摄入。

  通风换气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增加氧气供应。

  控制过敏:过敏人群需减少接触花粉,必要时使用药物。

  春困通常是短暂的生理调整过程,多数人会在几周内适应。但如果长期疲劳或伴随其他症状(如头晕、体重下降),建议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89-0058-2028
浏览手机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