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,欢迎光临本站 

综合研究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你的身体里,是否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?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/7/24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

     每个人的身体里

  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

  前不久,重温了童话《小王子》。其中有一句话,让人印象深刻:“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,但只有少数人记得。”

  你有没有发现,即使长大成人,我们还是会出现孩子般的感受。

  在工作中没自信,畏惧退缩,总害怕做错事;

  被别人大声指责时,感到委屈、害怕,不敢说话;

  伴侣不在身边时,会坐立不安,渴望无时不刻的陪伴;

  ......

  这是因为,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,都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。那些恐惧、控制不住的情绪、无法走出的怪圈......都是内在小孩的失控。虽然看不见,但带来的困扰是明显又深刻的。

  前阵子碰见了大学同学惠惠,她看起来毫无精神,整个人消瘦得令人惊讶。问起情况才知道,她和相恋8年的男友分手了。对方已经潇洒的开始了新恋情,可她还沉浸在失恋的悲伤当中。

  舍不得丢掉对方留下的物品,就算看到会很痛苦;忍不住看悲伤的电影,听悲伤的音乐,即使已经很难过;总是想打听前男友的消息,明知道会因此受伤......

  加上朋友、家人的不断劝说,惠惠陷入了焦灼、自我责备的情绪当中。“我是不是很糟糕?走不出来,还不断折磨自己?”

  在我建议下,她接受了咨询师的引导,才发现这都是「缺爱小孩」在作祟。

  惠惠在爷爷奶奶家长大,父母外出工作,总会趁她睡着离开。“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,所以不要我了。”这种思维模式,让她习惯性反复体验“被抛弃”的感觉。

  如何安抚内在小孩?

  心理学家荣格说,几乎所有的不如意,都源于你的内在小孩。那些没被满足的渴望与期待、被压抑的匮乏与需求、因现实遭遇而形成的痛苦......形成了我们「内在小孩」。

  当它没有被看见时,会演变成你性格里的不理性,不成熟,脆弱敏感......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成年后,内心有一部分心理状态与功能,仍然和孩子一样。并且,每个人的身体里,都住着不        同的小孩:

  拯救小孩:习惯性揽下不属于自己的责任;

  自卑小孩:不断自我否定,难以认可自己;

  戒备小孩:难以进入亲密关系,缺乏信任感;

  ......

  如同人生木桶的短板,它不长大,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成长。


     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,惠惠理解了自己的行为模式:“这并不意味着你很糟糕,只是被「内在小孩」所影响。”当看清这一点,也就拥有了“走出来”的动力和勇气。

      她试着用意象疗法与自己对话,从自我责备的状态中解放出来,有勇气去面对内心深处伤痛。

      当感到悲伤无助时,她不再让情绪失控,而是用绘画疗法记录当下的感受;当不确定内心的想法时,她试着用催眠来挖掘,让自己更好地面对过往伤痛……

      当内在小孩被看到、被疗愈,一切问题都变得迎刃而解。

      如果你也会:

      * 情绪不稳定,因为小事就焦躁不安;

      * 做事不自信,畏难、总觉得自己做不好;

      * 处理不好亲密关系,与TA们沟通不顺;

      * 内心脆弱,容易心态崩溃......

      意味着你的内在小孩在向你呐喊,希望你看见它、拥抱它。只有这样,我们内心才会真正成长,正确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,收获力量和幸福。

      当然,疗愈内在小孩,会是一场漫长的战斗,极其不易,一样会体验一次次失败,即被杀死的感受。

      但我们会更专业、高效地帮助你看见、疗愈内在小孩,重建与内在小孩的联接、释放被压抑下的情绪、重塑被破坏的信念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89-0058-2028
浏览手机站